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

时间:2024-02-19 16:32:06
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

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
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,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。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1

一说教材

(一)说课内容:

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19课——《“精彩极了”和“糟糕透了”》第二课时。

(二)教材分析:

《“精彩极了”和“糟糕透了”》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时,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,母亲和父亲对此的评价分别是“精彩极了”和“糟糕透了”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,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使他在“精彩极了”的鼓励中,在“糟糕透了”的警告中,把握住人生方向,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。同时作者也明白了,父母对自己两个极端的断言,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。

这篇语言平实,既有鲜明的形象,又凝聚着感情,渗透着深刻的哲理,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、情感体验十分接近。文中个别语句含义较深,具有启发性,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。教学本文,要重视引导学生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。

本文是第五组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,在重点读写项目的训练方面,它是前四组文训练重点“体会的思想感情”的复习和巩固。

(三)课时划分:

本课的教学分为二课时进行:

第一课时:导学生字词;整体感知课文内容;学习第一部分(1—14自然段)。

第二课时:精读第二部分(15—17自然段);总结全文。

(四)教学目标:
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;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。

2、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;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、合作探究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。

3、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,学会正确面对父母的评价,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。

(五)教学重难点:

教学重点:明白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。

教学难点: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。

二、说教学理念的定位

根据《语文课程标准》的要求,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,我把这节课所要体现的教学理念定位为:

1、积极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。

2、注重学生、教师、文本之间的对话。

3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、体验和理解,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,加深理解和体验,有所感悟和思考。

三、说教法、学法

根据教学目标的预设、教学理念的定位,联系学生实际,我准备以“讨论式教学”为主,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,进行合作、探究学习,在充分讨论中,让学生、教师、文本之间互动对话。同时,辅以“谈话法”、“朗读法”等多种教学方法。

四、说教具、学具的准备

教具:

1、多媒体

2、板书内容的文字贴画

3、写着“小记者”和写着“巴德·舒尔伯格”的牌子各一块

4、记者证一份

学具:记者证若干

五、说教学程序

(一)复习旧课,设疑导入

1、谈话引入课题:板书课题、生齐读课题(读出对比的语气)。

2、学生简述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。

3、设疑导入:“我既得到母亲的赞扬,又受到父亲的批评,究竟成年后‘我’对这两种不同评价有什么新的认识呢?”

【从课题入手,通过复习旧知,并设下悬念,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,形成阅读期待。】

(二)精读课文,悟情明理

1、自读课文,质疑问难

(1)提出要求: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二部分,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。[出示]

(2)学生自读课文并自由提出问题。

估计学生会提出以下的问题:

①“我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。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。”句中“不得不”一词说明了什么?

②作者为什么说“一个作家,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,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,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”?

③ “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,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:‘小心,注意,总结,提高。’”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?

④作者为什么说“‘精彩极了’也好,‘糟糕透了’也好,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——那就是爱”?

⑤成年后,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“幸运”?

⑥“‘精彩极了’,‘糟糕透了’……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。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,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。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

【“学贵有疑,小疑则小进,大疑则大进”。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,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,也是创新学习的开端。】

2、归纳整理,引出重点

(1)师生共同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。

(2)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性问题理解课文。[出示重点问题:成年后,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“幸运”?]

【在尊重学生个性选择的基础上,教师给予引导,引出关键的问题,让学生达成共识,使接下来的学习目标更明确。】

3、合作探究,解决问题

(1)学生带着问题精读课文,自主探究。

(2)分小组合作交流,共同解决问题。

(3)小组汇报交流情况。其他小组补充,教师相机点拨并板书。(见板书设计)

4、感情朗读,深化理解

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,让学生在读中深化理解。(自由读、开火车读、教师范读、指名读、齐读……)

【从发现问题——提出问题——解决问题,体现 “积极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”这一教学理念,也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,使学生“动”起来、使课堂“活”起来。】

5、现场采访,加深感悟

(1)激趣引入:同学们,今天,我们有幸请来了美国著名作家——巴德·舒尔伯格,也就是巴迪先生。大家想不想采访他?不过巴迪先生有一个要求: [出示:

①一个作家,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,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,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。

②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,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:“小心,注意,总结,提高。”

③“精彩极了”,“糟糕透了”……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。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,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。

④我从心底里知道,“精彩极了”也好,“糟糕透了”也好,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——那就是爱。]他请大家读懂上面的句子,并能针对其中一个句子向他提个问题,他才会接受大家的采访。同学们同意吗?那就开始吧!

(2)学生自由读句子,领悟句子 ……此处隐藏26197个字……>
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2、学习课文,了解课文内容,理解巴迪的父母的不同评价对孩子所起的作用。

3、通过学习,总结生活中对爱的点滴感悟,提高口头表达能力。

4、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。

5、体会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,学会正确面对父母的评价。

教学重点:

1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。

2、明白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。

教学难点: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对孩子的爱。

二、设计理念

新课程标准指出: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、感悟和运用,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,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。本课的设计恰当定位主题,通过阅读、感悟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;重视组织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,以读为本,读中感悟,读写结合,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。

三、说教法学法

《语文课程标准》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: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。” “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,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,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,加深理解和体验,有所感悟和思考。”“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、体验和理解。”基于对《语文课程标准》的理解,我们构建“导——读——悟——拓”的课堂教学模式,营造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。分页标题#e#

学生用“明确目标要求——重点部分精读细品多思——辩论之中悟情明理——综合实践锻炼能力”的方法来学习本课。

四、说学情

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五年多的学习经历,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,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。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十分接近,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。文中一些含义深刻、富有哲理的句子,既是学生学习、理解上的重点、难点,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奋点。因此,对本课的教学,老师从“悟”字出发,以读为本,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,自我感悟,悟情明理,让有不同风格的学生都参与学习,让课堂真正动起来。

良好的教学设想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。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,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点,我们安排了以下教学程序:

五、说教学程序

(一)复习激趣,导入新课

孔子说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上课伊始,老师引导学生背诵《题西林壁》,以此引导学生领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个人或事物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。进而老师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:对于作者“我”所写的第一首诗,母亲和父亲分别是怎样评价的?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。

这样的导入,复习旧知而揭示课文主要内容,既激发兴趣,又达到“温故而知新”的目的。

(二)精读课文,悟情明理

新课改指出,教师应定好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位置,变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的“教者”,为激励、组织学生主动的“学道、悟道”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特殊“学者”,这是学生得以自主学习的前提。这种教师角色位置的变换,在这一环节设计中体现尤为突出。

老师过渡:“我既得到母亲的赞扬,又得到父亲的批评,究竟这两种评价对“我”有什么作用呢?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第二部分的学习。

课文第二部分是学习的重点,也是难点。为了突出重点,突破难点,老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的15——17自然段。接着运用“质疑法”理解课文内容。因为“学贵有疑,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”,所以在教学过程中,老师引导学生积极质疑,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,体现教材重难点的问题加以梳理,最后形成两个重点问题:

(1)作者为什么说“精彩极了”也好,“糟糕透了”也好,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——那就是爱?

(2)成年后,作者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“幸运”这是为什么?分页标题#e#

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、自由发言以后,引导学生领悟到“精彩极了”是一种慈祥的爱,鼓励式的爱,“糟糕透了”是一种严厉的爱,严格要求的爱。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,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,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。作者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,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;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,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。这样学生就在读、悟、问、议的过程中解决课文重难点。最后,多形式的朗读读好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,让学生在读中感悟,读中求解,读中品味,读中明理。

(三)拓展文本,联系生活

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内容上,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,因为生活即语文,语文即生活。真正实现“教材生活化,生活教材化,从生活中来,到生活中去”的教育目标。因而我们设计了“拓展文本,联系生活”这一环节。

首先,安排一场小小的辩论会:如果说爱有两种,一 种是慈祥的母爱,一种是严厉的父爱,你更喜欢哪一种?为什么?在这里,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。实践证明,辩论不仅是交流思想,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,而且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、合作能力,互相启发、活跃思维的过程。

在辩论过程中,对于学生的发言,教师应及时予以点拨引导。通过辩论最后得出一致结论:两种爱都好,缺一不可,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正确对待。这种辩论既活跃了气氛,又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。

随后老师进一步拓展激趣:“人间最美是真情。同学们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像巴迪这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,我们就是童年的巴迪。请大家用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。”这样学生就走出文本,积极主动地学习,创新的潜能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在创造性的活动中,师生、生生灵活互动,既渗透了思想教育,又碰撞出哲理的火花。

(四)以诗结尾,升华情感

俗话说:“编筐编篓,重在收口”。《“精彩极了”和“糟糕头了”》结课时,老师提供一首现代诗《教育与孩子》让学生齐读,来结束我们这次爱的行程。

教育与孩子

敌视伴随着孩子,他学会争斗;

嘲弄伴随着孩子,他羞涩腼腆;

鼓励伴随着孩子,他信心倍增;

赞美伴随着孩子,他鉴赏有方;

认可伴随着孩子,他爱心常存;

分享伴随着孩子,他慷慨大方;

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,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……

这样以诗结尾,既能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,又能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熏陶,情感得到自然升华。分页标题#e#

(五)推荐美文,拓展延伸

《父爱,在拐弯处》《爱的教育》等

六、说板书设计

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,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,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,展示教学的总体思路。在设计板书时,紧扣课文主要内容、重点人物、关键语句,用帆船代表人生方向,帆上的“心”中写了“爱”,帆下船体写了“成功”,意思是慈母的鼓励和严父的批评都是对孩子的爱,他们能让孩子把握住人生方向,扬起“爱”的风帆,驶向成功的彼岸。这样的设计就使静态的文字、图案中包含了动态的思路,使人一目了然,从而有利于激起学生乐学情绪,强化理解课文内容,这样做符合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原则、直观性原则。

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